佛山第十个无车日,仍见车堵现象!
佛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昨日上班早高峰,季华路上如往常一样行车缓慢/记者张弘弢摄
昨日,市一医院公交站,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和往常差不多/记者张弘弢摄
记者周龙凤、唐格桢、梁建荣、岑雪莹报道:“跟平日变化不大。”昨日8时30分,市民关志坚驾车载着老母亲到市中医院看病,遭遇车位已满要排队等候的尴尬。如此状况在他看来,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昨日是我国第十个无车日。当无车日遇上工作日,中心城区早、晚高峰多条主要道路情况依旧,部分易堵点如往常一样行车缓慢,而公交车、地铁等也未见人气急升。
管制祖庙路禁行没给周边添堵
佛山从2007年开始举办无车日活动,是我国首批开展无车日活动的城市之一。今年9月22日,中心城区祖庙路建新路口至人民路口一段在9时~19时实施管制。
昨日9时,禅城交警将准备在祖庙路建新路口和人民路口的标识牌和警示锥放在三个路口,提醒除公交车、出租车、特种执勤车、市政车辆外的机动车不得驶入祖庙路。数名民警和辅警在路口执勤,引导社会车辆绕道。偶有车辆跟在公交车后闯入管制路段,以外地车牌车辆居多。“你好,今天是无车日,请绕行其他道路。”看着一辆装载货物的面包车企图从祖庙路东侧绿道闯入祖庙路,一名辅警马上上前将车辆劝走。
管制实施后,平日车来车往的祖庙路变得十分通畅,途经祖庙站的公交车可以顺利进出公交站。祖庙路一段受管制,引发了往来市民对无车日的关注。“今天祖庙路很顺畅,公交车也不用排队靠站了。”在祖庙路永辉大厦上班的李伟鸿昨日一改平日驾车通勤习惯,改乘公交车,与平日自驾车时间差不多。“听说今天是无车日,汽车开不进祖庙路。”骑着公共自行车的张叔说,“自行车很环保,希望可以多投放。”
周边道路并未因祖庙路管制而出现堵车情况。昨日上午,记者走访建新路、人民路、亲仁路、卫国路以及兆祥路等周边道路发现,交通状况大致与前一日差不多,基本上等一次红灯就可以通过路口。此外,管制路段上的琼花大剧院自行车站点自行车充足,广佛地铁祖庙站内秩序正常,并未出现客流明显增多情况。
观察早晚高峰起路面拥堵如常
昨天无车日,除管制路段祖庙路外,中心城区其他主要道路早、晚高峰车况与平日没太大区别。
上午8时半,与祖庙路相接的亲仁路市中医院停车场就竖起“车位已满”的牌子。10多辆汽车在路边排队等候,把亲仁路公交站前方一条车道占去了。“与平日变化不大,意料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驾车载着老母亲到市中医院看病的关志坚摇着头说:“以为无车日车辆会少些,但多数人都跟往常一样出行,所以一路上车况差不多。”此时,在祖庙路另一头,卫国路市九小门口的自行车道上有数辆汽车临时停靠,普君北路地铁站公交站旁边的公交车道也时不时有汽车驶入并停靠。
差不多同一时间,季华五路与汾江南路十字路口,车辆从路口一辆紧接一辆排到同华路口人行天桥下。往南庄方向,汾江南路转入季华五路和往日一样行车缓慢,但无特别拥堵。季华五路与同华路交叉口处也出现堵车情况。现场疏导交通的一名禅城辅警说,“感觉车流量没有明显减少。”
禅城区岭南大道北和魁奇二路、绿景二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红绿灯处,在昨日8时半一如往常排起车流长龙。“今天是无车日吗?”面对缓慢前进的车流,前往市一医院体检的车主梁先生抱怨道,“依旧那么堵,仅过市一医院附近的两个红绿灯都等了15分钟。”
9时过后,市一医院由南往北方向车道的车流并未减少,停车场入口依旧排起数十米等待进医院的车龙。执勤辅警用警示锥将公交车专用道与普通车道隔开来,并在专用道入口处指示方向。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私家车趁辅警不注意溜进公交专用道。执勤辅警反映,无车日早晨的车流量目测与往日差不多。
与马路上车来车往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季华五路往季华四路方向自行车道非常通畅,骑自行车出行的人并不多。“今天乘客感觉和平常差不多,就是上班时段比较挤。”在新三中公交枢纽站,116路公交司机陈师傅对记者表示,学校和市场附近路段的交通拥堵情况没有太大变化。
下午5时半后,市区多个主要道路车流高峰又开始出现。与往日情况相仿,季华路与岭南大道、汾江路、同华路等交叉口附近均出现车辆排长龙、行进缓慢情况。
体验绿色出行者没有明显增加
虽然路面车况让市民感觉不到无车日,而昨日依然有不少市民选择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和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但并未出现因无车日而乘客明显增多的情况。
昨日早、晚高峰时段,琼花剧院站、市一医院站以及市二医院站等自行车租赁点,过半自行车被市民借出。记者观察发现,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以老年人为主,但也不乏上班族。上午9时多,在市一医院公共自行车站点内,70岁的王伯就告诉记者,他平时出行以“自行车为主,公交车为辅,偶尔蹭下别人的车”。借出自行车后,王伯笑着说,“听过无车日,踩自行车更加应景!”
然而,乘坐公交车到医院看望朋友的唐翠华则坦言,自己并不知道无车日,选择坐公交是因为感觉“乘公交车到市一医院比自驾车要快一些”。很久没搭乘公交的唐翠华发现,公交车司机在人少的站点不会主动靠站,对比广州等城市逢站必停,她认为佛山公交应该多提升服务质量。
习惯自行车出行的曹萍则认为,有时公交车不准点,要花费较长时间候车,等车时间足以让她骑车回到家了。但是,曹萍从市二医院骑车到季华园附近时也经常遭遇人行道上人车混行的情况,她建议“部分绿道也需要完善,为骑车出行提供便利。”
佛山在线近日推出的“关注9月22日无车日”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7成受访市民“非常了解”或“听说过”无车日。对于无车日,近三分之一受访市民认为无车日“有意义但影响力有待提升”。综合受访者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受访市民认为公交车在线路设置、服务方面要进一步提升,还有市民提出地铁、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配套也要跟上。
展望打造更便捷公交出行体系
目前,汾江路、岭南大道、文华路、南海大道、季华路等主干道上均设置了公交专用道,从总体来看在中心城区基本形成系统化的公交专用道网络。今年,我市无车日主要活动包括开展市民进TC管理公司活动、开展公交服务调查活动、举办公交论坛以及无车日当天划定无车路段等,向市民宣传公交优先理念,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开展无车日活动呼吁市民绿色出行,也引发了市民对公交服务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公交专用道的情况,市交通局道路客运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公交专用道仍有部分路段或者道路交叉口未实施公交专用,下一阶段将积极跟交警部门协调,逐步完善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此外,优化中心城区的公交线网布局则会通过减少线路绕行和市民候车时间、提高公交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方式进行。
市交通局正有序推进《佛山市2016年公交提升计划》 各项工作的落实。除了公交专用道、公交骨干线网建设等项目外,还重点在公交站场建设、智能公交建设、新能源公交推广、TC公交改革、公交优先宣传引导、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着力,努力为市民打造便捷、智能、文明、安全的公交出行体系。
借着此次无车日活动契机,交通部门再次向市民发起倡议,呼吁大家尽可能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次数,更多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共同构建“优选公交、绿色出行”的城市交通文化。
专家说法
无车日需要社会
各阶层齐参与
在市政协委员、佛科院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曾小明看来,目前的无车日还仅仅是个“活动”,主要是以主管部门为主,但没有充分动员各个部门和社会各阶层去积极参与,所以市民出行仍旧遵循自己的习惯,道路交通依然拥堵。
“客观地说,近10年来推行的无车日活动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曾小明坦言,要倡导市民少用乃至不用私人交通工具出行,关键就是要建设好综合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市民的日常出行能够更好地依托较高服务水平的公交系统。
曾小明建议,无车日应该由多部门合作去推行,并动员社会各个阶层积极参与。此外,无车日活动应该每个月搞一次而不是每年搞一次,活动的范围要大一些,更关键的是不断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效率,让市民更愿意选择公交出行。
知多D
关于无车日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最早由法国发起,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鼓励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2007年9月22日,中国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暨无车日活动。经过近十年发展,很多大中城市都陆续开展了无车日活动。
2016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暨无车日”的主题是“优选公交、绿色出行”,旨在培养市民优选公交、绿色出行习惯,提高市民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责任编辑:杨荣燕)
——佛山翻译公司
译声佛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佛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