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新三水 促城市、产业、生态共融共兴
佛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昨日上午,中共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作报告。/记者陈浩森摄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作报告。/记者陈浩森摄
记者宾水林、唐易婷、张秀蓝、陈慧敏 见习记者陈梦、杨立韵报道:逐梦再出发,实干勇争先。昨日,中共三水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谋划未来5年三水新发展。未来5年,三水将促进城市、产业、生态共融共兴;未来5年,三水政府、企业、民生携手共进;未来5年,三水以政治、思想、组织作为坚强引领,全面激发干部激情。未来5年,一个新三水,值得期待!
1 平衡驱动再造新三水 城市、产业、生态共融共兴
分组讨论会上,企业家代表就教育问题提出意见。/记者陈浩森摄
报告摘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进一步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升级基础上再升华,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以绿色生态增强城市特色竞争力,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过去,城市建设的滞后和人气的不足,是三水经济发展难以忽视的制约因素。我国经济将长期处于新常态中,从国家层面来看,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兴起,在佛山层面,三水要成为佛山新增长极。新的发展阶段,三水将让城市、产业、生态共融共兴,平衡驱动再造新三水。
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当前,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广佛同城化加速推进,为三水产业布局重构带来新机遇,而三水城市品质仍需提升,城市内涵发展动力有待释放,人气和名气仍显不足。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引人才、聚人气仍是三水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建设如何更进一步成为三水的必解之题。
聚才引人,城市先行。党代会报告提出,三水将全力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加速“东进”步伐,进一步强化与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对接,进一步发挥“西联”效应,增强对周边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力、辐射力,积极牵手高明,推动“高三班”加速发展。
“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三水有信心。”区党代表、三水区委副书记孔耀明说,三水在土地储备、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赋予了这座城市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三水百万城市建设需要三水新城作为重要支撑,未来三水新城要打好产业和城市两张牌。”区党代表、云东海街道办主任林均恒说,三水要打造百万城市,必须打开开放的格局,既吸纳广州溢出资源,又引入肇庆资金和人口。
以创新智造加快转换发展动能
三水提出智能制造,不是盲目跟随发展潮流,而是立足于现有的发展基础和阶段。三水拥有3000亿元产值的制造业基础,发展智能制造基础好、需求大,这既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报告提出,三水要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的载体空间,统筹开展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南园、北园和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这三大核心园区新一轮扩容提质行动,加强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抓住珠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乐平镇是三水工业园所在地,三水区委常委、乐平镇委书记何小玲说,三水肩负着佛山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重任,乐平作为三水发展的引擎,更要坚定不移创新招商模式,引进有战略意义的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项目,贡献乐平力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报告中把“私人定制”服务写进党代会报告,让参会的不少企业家党代表信心满满。来自欧神诺公司的党代表龚建军说,作为企业本身,公司投入很多资源用于创新,包括更新设备、引进人才等。同时也需要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包括政策、风向等,政府的表态让企业发展更坚定。
做好“水文章”擦亮生态品牌
“生态是三水的品牌,那么三水如何去擦亮这个品牌?”在党代会各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三水区区长陈英文抛出了这个话题。事实上,这也是三水这几年一直探索的重要话题。区党代表、三水区政协主席何绮红说,三水有三分之一是水面面积,然而这些年来“水文章”做得不够出色。现在三水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定的水平,打造水韵胜地的底气充足。
绿色生态是三水特有的禀赋,尤其是丰富的水资源。此次党代会报告中,三水明确提出要打造岭南水韵胜地,擦亮生态品牌,必将成为三水在产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也符合群众对宜居家园的要求。
报告提出,要继续做强水经济,进一步增强食品饮料产业的集聚效应,依托江河、温泉等资源大力发展“水主题”休闲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农业公园”等生态观光农业和大健康产业。要将三水城市精神与水文化的主线有效贯穿起来,传承和丰富龙舟等水文化项目,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包容进取的水韵精神。
2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政府、企业、民生携手共进
报告摘要:政商关系始终是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政府只有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企业家作用充分发挥,才能奏响发展的华美乐章。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才能奏响发展的和谐乐章。
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三水的民生事业开拓了新局面,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但是,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党代会报告指出,三水要打造有为高效政府,积极发挥企业家作用,大力增进民生福祉,政府、企业、民生携手共进,才能让发展更多惠及民生。
资源统筹增强区域竞争力
当前,区域竞争更多体现为政府高效服务的竞争。党代会报告指出,三水要进一步确立“镇街是发展主战场,镇街发展就是全区发展”的理念,以“统筹发展资源,做实基层服务,增强区域竞争力”为目标,推进区镇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同时,强化资源统筹,确保区镇之间、镇街之间高度融合,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三水新城建设就是典型案例,区党代表、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勇祥指出,三水新城建设不能光靠云东海的力量,他希望区镇之间高度融合,加快三水新城建设。
政企携手共进 倡导企业家精神
企业是三水经济的中流砥柱,企业家是三水创新创业的主体。报告提出,企业有希望,三水就有希望,企业家有信心,三水就有信心,企业与三水“共呼吸、同命运”。要真心实意尊重企业、亲近企业、关心企业,在企业发展碰上困难的时候,在企业家遇上困惑的时刻,热情无私地出手相援、遮风挡雨。要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
新明珠公司党支部委员张丽也深有感触,“新明珠这十几年来可以说是和白坭镇一起成长起来的。”她说,新明珠有今日的发展,离不开三水区、白坭镇的关心与支持。
报告强调,要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家专注制造、专注实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激励中小企业创新,引导关联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联手发展。
民生问题不解决改革不收兵
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报告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摆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切实解决好“水浸街”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综合改革。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问题在哪里,改革到哪里;问题不解决,改革不收兵。
党代会代表、佛山市名洲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姬俊锋说,近几年,大塘镇进一步完善休闲娱乐配套,引进电影院、大型超市及商务酒店,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这一点,深受其所在公司员工的认可。“在这里买房的员工越来越多,企业也减少了许多后顾之忧。”他说。
3 党建引领形成新合力 政治、思想、组织作为坚强引领
报告摘要:党的建设是引领三水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推动三水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合力。
回顾过去五年,三水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而在这种跨越的姿态中,党的领导是三水各项工作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证,也是三水绘就“十三五”蓝图的底牌。报告强调,要从深入落实党章党规、严肃作风严明纪律和全面激发干部激情三个方面去夯实政治、思想和组织坚强引领。
“一核双擎”稳大局
在当日下午开展的分组讨论活动中,芦苞镇代表团就基层党建和队伍作风建设等问题作了热议。区党代表、芦苞镇纪委书记王好冬认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和干部队伍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他从政务环境同地方发展的关系来阐述,“有了这样的前提保证,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发展,职能部门可以全神贯注抓服务,干部队伍也可以一心一意去干事。”
“做强做优‘村组+园区’党建引擎,就是抓住了重点和弱点,目前基层党建中,村组和园区党建是薄弱环节,抓住了这两个引擎,才能全力打造‘堡垒型+服务型’ 基层党组织。”区党代表、云东海街道党工委委员林俭信建言。
为干事者“定保险”
与之相对的是,报告提出,要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苗头性问题出发,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避免干部中途掉队。为了激发干部激情,三水还将积极探索履职容误机制,以细化落实“三个区分”来为干事者“定保险”。
报告称,“三个区分”包括: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的有规不依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
“细化落实‘三个区分’非常有必要,履职容误机制才能不让干部们畏手畏脚,才能让干部们放开手脚干事业。希望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加快探索新模式。”林俭信说。
(责任编辑:区锦颖)
——佛山翻译公司
译声佛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佛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