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翻译公司整理:翻译生态:只有傅雷奖是不够的
第六届傅雷翻译出版奖16日在北京揭晓,由安宁翻译的《一座桥的诞生》(上海九久读书人策划,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文学类最佳图书;蔡鸿滨翻译的《来日方长》(北京世纪文景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得社科类最佳图书;俞佳乐翻译的《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新人奖最佳图书。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本届傅雷奖的法方阵容非常强大,由法兰西学士院院长伽伯里埃勒·德·伯赫耶,法兰西学士院终身秘书埃莱娜·卡雷尔·当科斯,法兰西学士院院士让-玛丽·洛奥以及让-克里斯托弗·鲁芬组成。中方嘉宾包括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著名作家刘震云和出版家董秀玉等。
老翻译家、年轻人均有机会
傅雷奖创立于2009年,每年评选上一年度译自法语的优秀中文译作,评选文学类和人文社科类作品各一部。
对老翻译家蔡鸿滨所译的《来日方长》,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译文非常忠实,非常精到,非常贴切。原文中偏重理论分析和概括的章节与回忆往昔的叙事章节,在译文中都体现翻译得风格分明”。
一方面致敬老翻译家,一方面不忘奖掖新人。在今年入围的十本书中,有不少译者是“70后”和“80后”。凭《一座桥的诞生》获奖的安宁就是青年译者。
从上一届开始,傅雷奖开始设立“新人奖”,以鼓励更多年轻人进入翻译事业。本届的获奖者是俞佳乐,评委会对其译作给出的评语是:“俞佳乐的译文比较好地转达了原文的意境。原文的幽默也能大致合适地体现出来。”
在董强看来,翻译是不能速成的,“翻译这东西需要经验,需要有些体会的东西。(年轻人)可能他文笔很好,很活泼,但忠实于原文的部分少点,对原文的理解少点。他注重翻译速度。所以我们在评判标准上可能略微低一点,但他从整体来说还是佼佼者。不是因为他年轻就降低很多标准。”
董强将组建翻译事业基金会
今年,青年翻译家孙仲旭的离世,使得译者的生存状况再次引发外界关注。翻译稿酬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学术机构中,译著也很难被看作学术成果。
谈及这些,董强认为,上述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一些出版社、教育机构为了留住好的译者,会采取比较灵活的办法。有些希望设立翻译专业的学校,对译著也会认可。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整个出版市场比较低迷,那么外国文学作品也不敢引进;如果意识形态管制特别强,也会有所影响。
此前连续5年担任傅雷奖评委会主席的董强,今年起开始担任组委会主席。建立组委会是希望奖项能更独立。评委会主席将每年推举、轮流担任。
谈及未来,董强说:“(只有)傅雷奖是不够的。”他的近期目标,是希望筹备创立一个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发展的基金会。“这个基金当然可以赞助翻译奖项,但我更想做中国翻译的精品工程。”
按照他的构想,会有专门委员选出优秀法语图书,找到最好的译者和出版社,对销量和时间宽容。“几年后,就会真正继承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法语之后,还会组织英语、德语作品的翻译。
——佛山翻译公司
译声佛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佛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